登录

第二十二课、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1、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4、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5、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十一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讽谏谤讥面刺书期美(我)私闻
2、掌握二个通假字:有孰
4、熟悉三个古今异义的词语:地方左右明日
5、注意一个成语:门庭若市
6、解释六个文句,注意其句式特点: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忌不自信。
c、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e、此所谓战胜于朝廷。f、王之蔽甚矣。
教学难点
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2、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唐朝名臣魏征批评他的一篇奏章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他总结自己“照镜子”的体会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可以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魏征正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他敢触龙颜,一针见血地指出皇帝的过失;唐太宗纳谏如流,及时改正自己地错误。圣君、贤臣,使唐王朝的政治稳定,国泰民安。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
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邹忌,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2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