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最后一课

教学目的
一、学习通过环境、气氛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情和心理活动等描写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思想。
二、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自觉地抓紧时机学好功课。
教学设想
一、重点和难点:
1.通过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小弗郎士的后悔、悲愤心情,深刻体会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
2 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和某些不易为学生理解的情节(如:为什么不许教法语,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要穿上礼服……)。
二、教学中要着重抓住:
1.对小弗朗士的心理活动和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的分析。
2.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指导,要求读得有感情,进一步加深感受。
3.注意省略号、破折号以及某些感叹号所表示的意思。
4 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思想教育,端正学习态度。
三、结合作文《记一堂生动的XX课》,要求学习本文写法,紧扣"生动"一词,写出课堂的环境气氛,老师的外貌、动作、语言以及同学们听课时的情景。
四、教时安排,三教时。
五、预习:
1.分29节,根据上学途中、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散学,分成四段。
2.能正确地读课文,用几句话简要地讲出全文大意。
3.查字典,为带点字注拼音:思量 捂耳朵 诧异 哽住 祈祷
4 把预习中弄不清楚的地方写在小纸条上,课前交给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讲读中有机地插入讨论、解决。)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二、检查预习情况,掌握全文脉络,了解全文大意。
三、学习(1一10)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结合课文注解①、④、③)。
都德,法国19世纪的著名小说家,毕生从事创作,写过一百多篇小说。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但由于法国政府当时执行了一条卖国主义路线,战争失败后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普鲁士。普鲁士政府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3
《童趣》教学设计9
《童趣》教学设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