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材料作文审题指导
1、训练目标
训练学生理解、解读材料,准确把握材料内涵,从材料中提炼挖掘主题。
2、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在审题时以仔细阅读所给材料,把握材料所反映的本质性的问题为出发点,只有把握材料的本质内涵,我们才能做到与出题者所命的“意”更接近,从而写出更符合要求的文章。审题是否准确、立意是否得当是评判给材料作文高下的第一关,若审题错误、角度失当,即平时所说的“跑题”,那么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描述再生动,事例再丰富新颖、语言再优美流畅,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了。所以要想取得好的作文成绩,就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一眼看透材料的关 键与实质。
3、审题指导
示例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的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指津】
材料中“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是一个比喻,富有含义。
“面包”是用来吃的,维持身体的需要。拥有面包,就是有一定的物质生活;
“水仙”是用来看的,让人精神愉悦。拥有水仙,就是有一定的精神生活。
①为什么“用一块而不是两块去换”?这说明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
②吃一块面包,用另一块去换水仙,这说明人在拥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后,还要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即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之后,一定要有精神生活。
示例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的文章。
有个人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店员用破布将瓷器缠了起来,把它装在一个大纸箱里,并在大纸箱的空隙里塞满了废纸屑。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