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发展等级说

1.深刻透彻
深刻是就中心而言,认识水平高,一语中的;透彻是就说理的程度而言,自圆其说,以理服人,透彻明白。
在高考阅卷过程中,这样的文章是不多见的,大部分文章都是泛泛而谈。
要想表达得深刻必须注意这样几点:
①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本质上挖掘提炼观点与认识;
②要用事理说话,摆事实讲道理,特别是一些理性的思考,辩证的思考;
③语言简练、透辟,不人云亦云,也不哗众取宠;
④说理充分,分析全面,由小及大,由点及面,由此及彼,善于联系、联想,推而广之;
⑤注意引名人名言,来加强文章的厚重感、理性色彩。这既说明自己读书多,也说明会活学活用,用得恰如其分。

例文一:   习惯——从惯性思维中解放出来
    “我用咖啡匙子量走了我的生命。”这是美国诗人艾略持早期诗作中的名言。如果我们想要描摹“习惯”的恶毒,这是很恰当的。习惯在无声息地侵蚀着的,是人的个性与创造能力;在人的独特的禀性剥落声中,习惯如大毒蛇,温柔地缠绕你,抚慰你,直至你行如死灰,坐如槁木,沿着习惯的锈蚀的双轨滑向缄默和平庸。
    马克思说:“宗教是民众的鸦片。”我认为那些思维中的惯性力量同样是民众的鸦片!
    比如给你一张纸,你会想到什么?写字,画画,也许除了这些,很难再想到其它用途。在此,我们可以看到习惯性的思维很容易使头脑僵化。天空开始下雨,顾城写诗道:“雨网把世界打捞……。”美国洛威尔写道:“一场腐朽与更新的煮沸……。”诗是陆上生物对天空的退想。不仅诗人需要幻想,科学同样要求打破习惯的壁垒,心游万仞。哥白尼敢于向教会与习惯势力挑战,大胆地预言大地是球体,这无疑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洪亮的钟声,将在历史长流中激起无数不囿于习惯者的共鸣。我们党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样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同样是对多年来束缚我们头脑的条条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写作素材专辑(307)
写作素材专辑(306)
写作素材专辑(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