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研究性学习之我见

当前,我们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与实验时,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很多,但以下几方面尤为重要和迫切。

第一,“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提法问题。目前,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学习这两种研究在我国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一方面,近两年来上海等地有一些学者正在大力提倡和从事研究性学习,而且势头很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人;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学者沿用过去的提法,在从事探究学习研究,而且这种研究将来也不会弱,因为我国即将出台的《科学课程标准》要求采用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其他理、化、生等自然学科课程标准也大力倡导深究学习。这样,两种学习必然会发生碰撞,处理不好,必然引起人们认识上的混乱,也将造成研究资源的巨大浪费。如前所述,既然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学习并无本质上的区别,那么到底哪种提法更为合适呢?笔者赞成探究学习这一提法。理由有以下三点。其一,研究与探究虽无本质上的不同,但并不表明二者在日常运用中完全一样。因为根据人们的理解与运用习惯,其细微差别在于:探究要凭借口头询问,研究多凭借书面考查。由于探究学习涉及师生互动,而且很多时候是以口头语言来进行的,因而使用探究一词更符合教学实际。其二,儿童有探究的天性,如好奇、好问、好动等,科学教学就是要借此把儿童引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与热爱,而不是采用过分复杂的科学研究程序对他们进行学术性的“智力游戏”训练。其三,人们常说自然界是复杂的和不断变化发展的,科学在本质上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开展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学生理解科学的探究本质,掌握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可以说,提探究学习更符合教学的实际、儿童的天性和科学的本质。

第二,探究学习的定位。很多学者在反思我国的科学教育时,认为传统的讲授教学只教给学生一些僵死知识,忽视学生科学技能和能力的发展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因而大声呼吁开展和加强探究学习,乃至把它确立为中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给人的印象是,探究学习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大胆质疑,独辟蹊径——走进语文新课程
探究题在中考语文试题中闪亮登场
打破旧课堂结构 运用新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