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学会提问

提问题,追问“为什么”,本来是儿童的天性,然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又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这样要求有什么道理呢?

 

首先,这是一项针对陈旧的传统教育弊端改革的要求,是体现教育创新方向的要求。在旧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在强大的统一考试压力下,长期以来,我们过分重视对事实性知识的识记,过分迷信各种练习与作业 的训练作用,搞得广大如]、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精神和体力都相当疲劳。他们不但缺少自主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时间,而且也渐渐丧失了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兴趣。因此,在新时期教育改革中,必须十分注重保护和发扬儿童、少年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必须十分强调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否则,不仅不足以应对知识经济与国际竞争的挑战,也无法完成以创新为主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任务。

 

其次,提倡“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不仅仅是让他们保持天性,而是让学习者学会科学地提出问题,也就是要学会有根据地提出问题。即在广泛观察、比较事实、现象的基础上,在广泛联系个人或前人、他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个人深入对比思考分析,在发现矛盾,发现疑点,发现种种模糊与新奇现象的过程中,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或者“怎么做”的问题。就是说,问题要提得有根据、有理由,要说得清“问题从哪里来”,“问题为什么是新问题”。这样的提问题,不能仅凭小聪明或“脑筋急转弯”,而是需要学习,需要调查研究与观察分析。所以,学习提出问题,应该成为儿童、少年学习期间的重要任务。

 

然而,仅仅提出问题并不够,提出了问题,然后就静候教师和他人给予解答,并不符合创新时代的要求,也不符合“倡导问题意识”的本义。因为富有“问题意识”的人,不能满足于提出问题,他所追求的是解决问题,是不断追求对问题的深入认识。因此,在问题未获解决之前,会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大胆质疑,独辟蹊径——走进语文新课程
探究题在中考语文试题中闪亮登场
打破旧课堂结构 运用新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