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有个性。这是个根本,起着决定性作用。语文教师要时刻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常常想着创新;要敢于否定,敢于挑战书本、挑战共识、挑战权威,提出自己的见解。
2.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个性。语文教师的语言应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要么自然亲切,启人思维;要么词藻丰富,富于感情;要么自然流畅,幽默生动;要么妙语连珠,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借助特有的个性语言去吸引、打动、感染学生,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有个性。教学如同写作,方式、方法没有不变的,应该因时、因地、因文、因人而异,要别具一格,丰富多彩。一味跟潮流、随大流的作法是不足取的。只知道生搬硬套、亦步亦趋,只追求所谓“共性教育”的教学是没有活力,缺乏顽强生命力的。语文教师的教学应在灵活学习别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长于诵读的,可以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内容,以情动人;善于表演的,可以形神兼备地演示课文内容,以情节感人;善于丹青的,可以绘制课文内容,以图形喻人;有一副好歌喉的,尽可以放歌一曲,让婉转悠扬或慷慨激昂的歌声打动学生的心。
4.教学的组织、实施要有个性。一堂课的思路、结构、过程等的设计和运作,只能根据活生生的文章、活生生的课堂来安排,对几“环节”几“步骤”等条条框框,如不假思索地“拿来”,其结果必然是钳制了自己的思想,套住了学生的手脚。那么,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也就不足为怪了。
教师的教学和演员的演戏有相似之处,每个演员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演绎剧中的人物。只要遵循教学规律,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教会学生运用语文的同时,使他们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至于其他方面能进入角色就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