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浅谈幽默艺术在课堂教学上的运用

幽默是指生活中和艺术中的一种特殊的喜剧因素,又是指 生活中表达或领会喜剧因素和在艺术中再现或领悟喜剧因素的一种特殊能力。现实生活与艺术的繁杂多样,决定了幽默艺术的形形色色、斑驳陆离。法国幽默理论家让·保尔将幽默比喻为“尾巴向上朝天飞去,但又一直俯视地面的小鸟”。这种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幽默那种悖理的扩张和传递。懂得幽默,往往三言两语,鞭辟入里,使人拍案叫绝。社会生活需要幽默,课堂上尤其语文课堂上更应运用幽默教学。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往往一种滑稽的神态、一席有趣的妙语,就能消除学生的心理、生理疲劳,松驰紧张的神经,振奋学习精神,在和谐而欢快的场面里增长知识。
一、恰当运用修辞技巧,增强幽默效果。
修辞技巧是幽默艺术的主要表达方式。它与一般意义上的修辞不尽相同。平时,我们所指的修辞,它必须依据情景题旨,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各种表现手法,恰当的表现出论者所要表现的内容,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幽默艺术的修辞技巧则是在特定的情景下,运用各种材料和表现手法,努力制造语言的不谐调或追求现象与人的正常思维习惯产生强烈的反差,从而产生幽默效果。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通过运用比喻、对比、反复、双关、反语、拈连、仿拟、飞白、颠倒等修辞手法,由语言的协调构成喜剧性的矛盾冲突,使学生因意外而产生联想,忍俊不禁。比如,我教《唐睢不辱使命》,文中秦王和唐睢因“易地”而进行较量,我说:“秦王就像一只饿狼,唐睢是一位手提肥肉、身披荆棘的勇士。当垂涎三尺的饿狼扑向肥肉时,勇士把肥肉一拉,饿狼扑空了,再扑,再拉,再扑,再拉。饿狼眼睁睁看着嘴边的肥肉溜走了。”满堂哄笑,学生乐了。像这样生动形象而贴切的比喻,一下子使学生明白了秦王的贪婪和唐睢的机智勇敢。
二、巧妙借用惯用语或歇后语,如“钻空子”、“吹牛皮”、“扣帽子”、“敲竹杠”等等。歇后语是由“前语”和“后语”组成的,并且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大胆质疑,独辟蹊径——走进语文新课程
探究题在中考语文试题中闪亮登场
打破旧课堂结构 运用新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