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中学 余海莲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觉得学习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这很大原因是因为教师只重视认知活动,往往只是停留在知识传授上,而忽略了情感活动,这样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愿望,那么语文教学就应该走向美学,审美化教学是实现语文教学整体化的步骤。要使语文教学走向美学,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增强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
情感是引导语 文教学走向美学的境界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语文是否达到语文审美话程度的标准之一。语文是人文类的基础课程,它肩负着发展和培养学生情意的独特使命。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丰富的情感传播载体,在进行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必然要进行情感的传递和情感的教育,因此要进行语文教学,就必须要进行情感教学。
情感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它既有一种客观的表现,有是一种主观的体验。美国心理学家里斯特认为:认知和情感不过是同时存在的不同方面,没有无情感的纯认知,也没有无认知的纯情感,他把这叫做“认知——情感互动”。情感教育贯穿于语文教育的自始至终,只有包含情感的教育才是全面的教育。
情感具有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的作用,杜甫诗中所描绘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很形象的说明了,它是以情动人,对人的意志,判断有具大的调节作用。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激发学生独立探索思想,而这种思想又是跟活生生的情绪有机地联系着的,好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反之则回抑制他们的智力活动。”这说明教学活动决不是单纯的认知活动,而应该是认知结构与情感结合的联合体。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也看到,在学生心境良好,情感亢奋的状态下,往往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而心境低沉,情感沮丧时,则思路狭窄,思维闭塞。实践证明了,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在阅读教学中增强情感的因素。情感在营造氛围,创造教学形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