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研究性学习”的批判性研究

 

姓名:林圣雕   邮编:325405    地址:浙江省平阳县水头二中    电话:0577—82380571

 

一、“研究性学习”现状分析

2000年3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颁布时,上海各高中理科方面已经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实践。试验成功后,自2001年至今已出现了多层面的中心辅射趋势:第一种趋势是由理科向语文等其他学科辅射,体现广泛适应性;第二种趋势是由高中阶段向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辅射,体现可持续发展性;第三种趋势是以上海为中心向全国各地辅射,体现方式普遍性。短短两年时间,“研究性学习”的教科研和实践探索遍布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隆隆烈烈的“研究性学习”的热潮,但是发展过快、过急,难免会出现一些肓目性和好大喜功的现象。现对“研究性学习”中几种不健康发展的倾向进行理性分析:

1、理想化。所谓理想化就是一些教育者认为“研究性学习”是绝对可行的、是万能的,其具体表现为:学科的普遍适用性、全员学生的可参与性、学习方式的万能替代性、地域特征的无限制性等。从听到“研究性学习概念”到“深入研究、广泛开展”,两年都不到,就遍地开花,令人怀疑的是:都能结果吗?结的全是郁香甜果还是苦果遍枝头?试想,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就是“单一创新型”或是“机械创造型”学生吗?

 2、管理化。所谓管理化就是用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法推行“研究性学习”的全面落实,管理者捧着一颗赤诚的心,通过搞讲座、开会议、发文件等政治性活动统一口径、统一思想。接下来就是要全面开展工作,然后出台一系列奖惩制度强制性地要求各部分、各教师、各学生整体动员起来。大干“革命”、出好“成果”,求得最终全面漂亮地实现管理者所设置的预期目标的“大跃进”。

3、形式化。所谓形式化,是指一些教科研工作者不本着严谨的科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大胆质疑,独辟蹊径——走进语文新课程
探究题在中考语文试题中闪亮登场
打破旧课堂结构 运用新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