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语文味”研究回顾

一、语文味概念提出的背景

首先,是对当代语文教育思潮的辩证整合。

1953年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的做法流行全国,1958年把语文课变成政治课,1959年和1961年两场语文教学方面的大讨论促成的共识:“语文是一种工具”,以及1987年以后至上世纪末,语文界又呼吁要突出语文的文学或人文因素,由此我开始了语文味的思考,提出了从语文课本到教学过程 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研究。

其次,是对异化了的语文教育进行改造的必然。

语文课“串味”太常见了。当今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大量不属于语文的东西,或把语文课教成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或把语文课异化成其他学科的“保姆”。应试化、技术化,使语文教学失去了自由、自我与自尊;机械化与模式化又使它丧失了本真与个性。一个本应是最艺术化最富有情趣的教学领域,变成了枯燥、乏味甚至讨厌的代名词,缺乏甚至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充斥着许多课堂。要改造当今的语文教育,就必须纯化语文课本、语文教学过程 和语文教学方式方法。有鉴如此,2001年3月,我提出“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并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第三,是对中国古典美学中“滋味”范畴的创造性转化。

中国古典美学家将“味”这一概念创造性地转化成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范畴和逻辑起点,它的基本涵义是“意味”或“趣味”。它是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概念。说它具体,是因为一讲到“味”时,要讲的对象一定是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程度,一般层次的东西是够不上用“味”来谈论的。说它抽象,是因为一讲到“味”,便进入了一种模糊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比较高的境界。由此可见,“味”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是一个高层次的概念,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而且一旦说清楚,往往就是“不够味儿”或“味道不足”,所谓“大羹无味”。受此启发,我认识到,汉语文课程和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它的审美个性和最高境界也应该是“有味”,那就是“语文味”,以语文味为逻辑起点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大胆质疑,独辟蹊径——走进语文新课程
探究题在中考语文试题中闪亮登场
打破旧课堂结构 运用新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