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茅卫东 ——记全国首届新生代教师成长论坛 “当教师需要以专业人员的资格和社会对话时,许多教师的底气显得不足。”叶澜教授说到这里,心情颇为沉重。 11月27~28日,由中国教师报、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和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一届新生代教师成长论坛在杭州成功举行。来自北京、浙江、上海、山东、江苏、吉林等15个省、市的500多位中小学教师、专业教研人员参加了会议。著名教育家、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教育家、国家督学、山东潍坊教育局局长李希贵,新生代教师代表薛瑞萍老师和与会代表一起探讨了新生代教师成长的问题。那么,教师,特别是新生代教师的专业底气究竟如何打造? 底气来自于角色再定位 叶澜教授不太赞同“新生代教师”这个提法,她认为这个概念给人年龄限定的感觉。叶澜教授更愿意提“新型教师”这个说法,因为教师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有时代意识并努力实践,都可能成为新型教师。当然,尽管提法有些区别,中国教师的角色理想重建是一个更核心的问题。 过去,人们一般都认为教师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授现成知识的人,教师的工作不具有创造性。许多教师也就把自己定位在技术操作人员这个角色,习惯于掌握具体的教学方法、管理方法,对教育教学理论的重新思考、理解认识不够。 “这样的角色定位使得教师智力退化,没有一种很强烈的、不断要去研究发现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认识的愿望和冲动,只希望你能给他一套方法。”叶澜教授说。 而强调奉献、强调任劳任怨的传统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位又明显具有一种悲剧情结。教师只有靠牺牲自己才能换来他人的成长,这种定位忽视了对教师本身的生命价值的思考,忽视了教师与整个社会沟通的思考。教师的职业满足只能在别人的成长中得到体现。在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