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维护人格尊严》教案

一、教材分析:
重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难点:人格尊严的理解;道德高尚的人能自觉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对人格尊严权的认知较差,对发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有关事件,中学生甚至不懂得判断是否侵犯他人或自己的人格尊严。
2、学生的需要:学会重视维护他人和自己的人格尊严,形成和发展尊重人格尊严的情感,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道德和法律素质。

三、综合设计思路:
(一)课前准备:
教师:1、根据教材的需要收集案例,新闻,并制成课件。
2、编制小品《为什么会这样》
3、认真学习有关人格尊严的法律条文,收集法律依据。
学生:1、寻找发生在身边的有关侵犯人格尊严的事件。
      2、查找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新闻前后 导入新课
①新闻评析:对此,你有何看法?
内容:广州一家韩国公司女老板,为了惩罚迟到的中方雇员,竟令中方雇员向她集体下跪,以满足她的虐待淫威心理。
②新闻后续:此刻你的心情又是如何?
内容:大多数中方雇员为了一份有限的薪水,做出了牺牲人格的尊严和民族气节而向恶人下跪的选择。这当中,只有一名从河南来的打工青年,毅然做出了辞职不跪的义举,令韩国女老板目瞪口呆,淫威之心顿减。这位河南打工青年的行动受到了所有知情者的高度称赞。很快,另一家中国公司破格录用了这位铮铮硬骨的男子汉。
小结:这不仅是给这位外国女老板的威慑,而且也是对国家尊严的维护,他自己人格尊严维护。
设计意图:通过新闻对比,引发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振动,从而为下文在法律上认识人格尊严打下基础。

2、引题识题:维护人格尊严
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师:人格尊严权 包括哪些权利
(肖像权,姓名权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4.2情系祖国教案
第一课 我知我家教案
第四课《掌握交往艺术 提高交往能力》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