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优质课几大通病
很多课,都有这种倾向。文本研究不透,教案设计不精,其实,都是学力不济惹的祸。
二、照本宣科,缺乏创见。
这一现象实际上是上一现象的继续,但比上一现象更为普遍,注释怎么讲,我就怎么讲。教参怎么讲,我就怎么讲。只愿在技巧上下功夫,在结构上动脑筋,却不愿在解读文本上细琢磨,深钻研。所以,往往是有接触,没感触;有广度,没深度;有他见,没己见。譬如:“百课万人”活动之一的《一碗清汤荞麦面》,从构思还是立意来看,这篇文章有 “伪圣化”的嫌疑。那些对话,尤其是弟弟的那篇作文,足见虚假矫情,就是没有质疑的声音,大概还是老师们迈不开步子罢。
三、我行我素,强加于人。
所谓优质课大多是通过再三推敲,反复演练,才拿到赛场上来的,许多老师只能按预案上课,而不能按实际情况和课堂氛围来调控教学内容,处理偶发事件,所以经常出现生拉硬扯,强加于人的场面。一位老师在上《祝福》时候,时间已经过了60分钟了,仍然为了完成自己的教案喋喋不休。上《一碗清汤荞麦面》时(还是它,我跟它没仇的哦,只是它是刚听过的印象很深刻而已),教师希望学生能复述这个故事,接连两个学生讲的内容,虽跟教师的预案有很大出入,但完全正确。但该老师却不加鼓励,兀自念了自己的备稿。
四、画蛇添足,无端延伸。
要把一篇好文章读深读透,往往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做支撑,需要深厚的教师功底做后盾。所以,现在大多提倡增大课堂容量,加强课内外衔接 ,结果导致许多老师画虎不成反类犬,在课堂上游离课文主旨,肆意发挥,无端延伸,冲淡了文本解读,分散了教学重点。去年听过一堂全国性质的公开课,有一位老师在教《摆渡》时,前半节课本来引导的非常得法,师生通过质疑、探究,已基本领会了文章的寓意,正待需要聚合信息,加深理解的时候,老师却突然话锋一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