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需要教师的再创造
地理、人文条件的制约无法很好地落实教材的意图,但是经过教师的再创造,我想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以下几个方面,大家不妨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改变观念,进行教学方式的再创造
05年,我在合肥聆听了华师大版副主编王继延的报告,深刻体会到了新教材编写理念中着力体现的现代教学的人文精神。明白了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课改的主体,教师应该具备构建新颖的引导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明确这两种主体关系,我就自觉地从现实生活中去搜集可*材料,通过合情推理或逻辑推理,实现特殊到一般的教学过程的转变。
比如我在讲授七年级《机会均等与不等》一课时,就采用了摸奖方式引入教学。我先设计好三个摸奖箱(A箱放入十个红球,B箱放入五个红球和五个白球,C箱放入十个白球),上课时请三位学生上台摸奖,摸到了红球给予奖励,当超过三次后便有学生发现A箱总能摸到奖,B箱可能摸到奖,而C箱总不能摸到奖。这样,我们就可以顺其自然地给出可能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的定义。这不仅促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的产生,也为后面的教学设置了较好的开场,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大胆借鉴,进行教学方法的再创造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关注学生的发展,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会数学说理,发展合情推理。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大胆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创设开放型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促使我们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去解释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例如,我在《平面的镶嵌》一课中,我让每个学生把硬纸板剪成各种正多边形。上课时,大家围在几张乒乓球桌旁对镶嵌进行探究,效果就十分明显,特别是有些后进生表现得尤其出众。
合作式课堂教学的尊重、信任和共享的特性,自然的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成,且每一位同学也都投入更多的关注和周密思考,这样先进的教学方法,我们何尝不拿来一用?
只有大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