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生物学观点的培养的反思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生物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我认为,现代的生物教育,不能满足于只教会学生意识,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用生物学观点统率具体知识的学习,指导具体问题的解决,据此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素质教育才抓住了关键,才能落到实处。
生物学基本观点是指渗透在中学生生物课知识及方法中,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本质观点。如进化观点、生态观点等。
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观点,并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呢?下面谈点粗浅的体会及反思。
(一)关于生命物质性观点的培养
从病毒到细菌,直至真核生物。他们的身体都是由元素和化合物构成。这些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实际上是生命物质不同水平、不同形态的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这就是生命的物质观点。实际上这种认识应该从初中开始,早渗透,早培养。教师可以从《种子的成分》、《骨的成分》、《酶的催化作用》等实验中逐步培养。因为通过实验耳濡目染,学生较易接受和笃信。知而行之。教师还要教育学生根据生命物质性的观点,保持坐、立、行的正确姿势,养成不吸烟、不随地吐痰的卫生习惯。
根据生命的物质性观点,指导学生澄清对概念的认识。如根据完成反射的物质基础“反射弧”,区别“反射”与“应激性”。
(二)关于进化论观点的培养
进化观点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中学生生物学教材高度重视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这体现在教材内容的体会上,体现在教材的体系上,而且从初中到高中逐渐深化。
我是从化石、胚胎学、比较解剖学方面的证据入手来培养学生的进化观点。采用挂图、模型、教学软件等主观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深信不疑。
初中学生在学习第三册《生物》时,常感知识繁杂,茫无头绪。我指导学生按高等动物进化的顺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