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编程语言教学反思

编程语言,学生与教师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角色是不同的。教师从课堂上的教学组织者转变为上机操作的指导者。作为教学组织者,负责知识点的传授,此时教师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易于控制所传递的知识内容,可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积极参与少。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地检验知识,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机操作是实现检验计算机编程语言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此时的教师是上机的辅导者,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参与教学活动。但是上机操作课对学生来说是轻松的,若教师管理不当,会造成学生无所事事的局面。上机课是对理论课的应用和检验,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上机操作前教师要根据知识点布置相应的练习任务,编程序或调试程序。上机操作课就变成了在教师的辅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查,有一个上机课的得分,这样学生就有成就感。另外可以调动学得好的学生的积极性,帮助教师检查。同时学生要完成有针对性的上机报告,进一步巩固上机成果。 
  学生与教师的角色改变,就是教与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现代教学方法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什么,而且明白应该怎样学习,体现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独立获取知识的特点。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了,感受到计算机编程语言的趣味,从一个侧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面对枯燥的计算机编程语言,除了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语言的方法和技巧外,还要让学生充满信心,意识到本课程的实用性,因此,阶段性作业方式是行之有效的。所谓阶段性作业方式,即阶段性教学内容的整合,指的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群学习结束后,给学生一个综合性的习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程序的编写。当然,这个习题一定要涵盖知识群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可以通过调查、讨论等学习方式,独立或协作完成程序编写。程序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关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反思
今天你Google了吗
《图形的变化》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