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图形的变化》教学反思

教学片段截取:

        我先打开“练习”画图文件,里面分别整齐排列着4个一模一样的“小帆船”、“蝴蝶”和“美猴王”。接着,我开始“变魔术”,演示“小帆船”的水平翻转等各种变化,并挑战性地问学生“你会变吗”,激励学生打开“练习”画图文件,探究“小帆船”的其他魔术变法。“蝴蝶”如何“长大”或“缩小”、“美猴王”怎样大耍“醉拳”……学生们在问题的引导下认真地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的快乐,感悟电脑绘画的快捷与神奇,操作技能不断提高。

  然后,我请学生打开“作业”画图文件,里面有太阳、蝴蝶、树、美猴王和绿茵茵的草地等素材,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对素材进行组合,创作作品。学生练习时,我要求“越创新越好”。

  学生展示作品以后,我组织学生自己品评。其中,一位学生将太阳画成美丽的少女,另一位学生则画成丑陋的巫婆,并且都认为自己的作品有创意,看不起对方。争起来没完没了,话也越说越尖刻。面对突然出现的“小插曲”,我没有乱了方寸,而是敏锐地抓住矛盾“做足文章”:首先,充分肯定两位学生的创意,使他们冷静下来;然后,组织全体同学讨论哪个创意更好。临了,我幽默地说:孙悟空恐怕也不乐意和丑巫婆在一起,要知道,它可是“美猴王”啊!学生会心地笑了。讨论顺势引向深入:如何评价作品、如何面对别人的评价……两位学生一脸惭愧,真诚地向对方道歉,全班响起热烈掌声。随后的作品评价出现评者中肯、听者欣然的良好局面。

反思:

  在教授本课时,我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灵活处理。除教材上有的“小帆船”和“蝴蝶”图形外,创造性地增加了学生喜爱的“美猴王”图形,放手让学生探究和创造,尽情地变换自己喜欢的“美猴王”形象。课堂上,学生唱主角,我则“沉”入学生中间,互相讨论,平等对话,一起探究。我一方面勉励学生面对失败不气馁,冷静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关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反思
今天你Google了吗
《图形的变化》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