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葡萄 美酒的根源
也许是中国葡萄盛产于西部,自古以来,中原居民对葡萄的品种认识颇为含糊。普通人买葡萄,通常只知青提红提、有核无核。但对产酒国的国民来说,葡萄是酒农生计,甚至是国家经济命脉,他们对葡萄有较深认知。访问法国及新西兰两大庄园主事,更深切体会土壤特质与葡萄的关系。
石灰岩层天旱补水
谈及葡萄与土壤的关系,读者或不感兴趣,但其实略为了解个中关系,在持续不散的品酒热潮下,也许能丰富社交话题,甚或激发深入研究的兴趣。
法国干邑区内,放眼尽是白玉霓(Ugni Blanc)葡萄,区内上等佳酿,多来自大香槟区(Grande Champagne)及小香槟区(Petite Champagne)(注﹕干邑区内的大小香槟区,与盛产有气香槟的香槟区无关),这儿的土壤含白垩纪时期(约7000万至1.3亿年前)远古海洋生物及贝类化石,和沉积于土壤中的石灰岩层,含有丰富碳酸钙。
石灰岩的优点是下雨时,过量的水分会被吸收及储存起来,待天旱时,渐次向植物补给水分,令葡萄无论天雨或天旱,都有较为平均的吸水量。小香槟区位于大香槟区外围,若把大小香槟区的酒混合,便名为Fine Champagne——普通干邑瓶上常见这用词。
酿酒葡萄外皮较厚
身为法国轩尼诗家族第8代传人,Maurice Hennessy自小在干邑区长大并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