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说出频数、频率的意义,知道频数与频率都能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 2.经历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活动过程,体会数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发展数感和统计观念. [重难点] 正确理解频数、频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数学实验室” 为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学校举办“环保节”,要求每班选出1名“环保小卫士”,选举办法如下: (1)民主提名候选人,全班同学举手表决,得票数较多的前3名为正式候选人: (2)在统一发放的白纸(选票)上,各自写上你认为应当选的1名候选人名字: (3)将选票投入投票箱: (4)由全班推选的3位同学分别唱票、监票和记录统计: (5)根据统计结果,得票最多的同学当选为“环保小卫士”.二、概念 1. 频数:某个对象出现的次数; 2.频率:频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议一议: 1.选举“环保小卫士”用的是哪种调查方法? 2.每位候选人得票的频数指的是什么? 3.每位候选人得票的频率指的是什么? 4.你认为.通过选举产生“环保小卫士”与指定某同学为“环保小卫士”这两 种方法,哪种更好?练习: 练一练. 三、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频数与频率是同一概念,且有时结果一样. ( )(2)在数l、2、3、2、1、2、3、2、2、1、2、3、2、1、2、1中“2”的频数是8,频率是 &n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