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3.1 认识百万分之一

教学目标:

1.借助自己熟悉的事物,感受较小数.

2.通过分析、交流、合作,加深对较小数的认知,发展数感.

3.能用科学技术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

 重点、难点:

对较小数字的信息作合理的解释和推断,感受较小数,发展数感,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我们已学过一百万有多大,请结合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来描述这些大数.

2.什么叫科学记数法?把下列各数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

(1)2500000;   (2)753000;   (3)205000000.

3.在科学计算器上表示1.295×109和2.9×1012.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入:

出示投影:“议一议”前三幅图(让学生阅读,思考)

教师提出问题:一百万分之一有多少呢?提示本节内容,

导入课题“认识百万分之一” 三、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对绝对值较小数的认知

 1.出示投影:“议一议”

(1)让学生计算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千分之一是多少?相当于几层楼的高度?

(2)让学生计算珠穆朗玛峰高度的百万分之一是多少?并直观地描述这个长度.

2.出示投影:“议一议”

(1)让学生计算出天安门面积的百分之一的面积,并用语言描述.

 (2)让学生计算出天安门面积的万分之一及百万分之一的面积,并用语言描述.

教师综述: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会接触到较大的数,同时也会接触到较小的数.通过刚才大家的计算,交流体会,感受到一个物体的高度或面积的百万分之一的大小.使大家认识了百万分之一.

3.出示投影:“做一做” 学生活动:

(1)测量一张纸大约有多厚(以毫米为单位)

(2)把一张纸的厚度转换成以微米为单位的量.

(3)计算多少个直径为1微米的细胞首尾相连能达到1毫米.

 解后反思:从刚才活动中,你们感受到什么?从自己身边再举出包含有较小数的例子.

 四、学生完成随堂练习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数学教案-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设计方案(二)
数学教案-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方案(二)
数学教案-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