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2.了解“在法庭上”这一情节在全书中的作用。
3.使学生产生阅读《复活》的兴趣,更深刻了解《复活》的内容与意义。
二、教学重点
把握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课前准备
1.预习字词,熟读课文。
2.搜集托尔斯泰的有关资料。
3.要求学生将第二部分改编成课本剧。
四、教学内容
本文是《复活》这部长篇小说的节选,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把持法院的一群审判人员的形象,对后文审判的结果进行了暗示;第二部分写了法庭上的场景,聂赫留朵夫认出了玛丝洛娃。通过本文的学习,首先分析审判人员的特点,了解造成玛丝洛娃悲剧的社会根源;其次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初步了解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的性格特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读过托尔斯泰的著作吗?你知道既是托尔斯泰长期思想艺术的探求总结,又是作家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最全面、深刻、有力批判的长篇小说是哪一部吗?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在法庭上》就是节选于《复活》。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抛砖引玉,帮大家了解《复活》,了解托尔斯泰,进而阅读更多托翁的作品。
(二)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2.检查字词的预习情况。
3.提问同学简介《复活》主要内容和托尔斯泰生平及其作品等。
4.找同学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思考下列问题:
(1)第一部分中出场的法庭审判人员都是谁?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们各自的形象特点。
(2)通过对审判人员的描述你看到当时俄国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这与后面庭审的结果有什么关系?
(3)第二部分描写了什么场景?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为什么?
(4)法庭上出场的另外两个人物卡尔津金和包奇科娃对塑造玛丝洛娃有什么作用?
小组讨论后明确:
(1)出场的人物依次为:庭长、法官、书记官、副检察官、老太太、名律师。庭长好色并注意身体保养,一心只想早点结束案子同情人幽会;法官因生活拮据同妻子发生口角,心情不好;书记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