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邓稼先备课宝典

 

《邓稼先》作者《邓稼先》背景
《邓稼先》教法指导《邓稼先》课文点析
《邓稼先》教案参考例一《邓稼先》教案参考例二(图)
《邓稼先》内容分析《邓稼先》写作特点
《邓稼先》引入方案《邓稼先》中心思想
《邓稼先》重难点分析《邓稼先》板书精华(图)
《邓稼先》作者


 

杨振宁是美籍物理学家,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的书香之家,父亲杨武之先生就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杨振宁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再加上其本人刻苦好学,所以,1938年只上完高中二年级的杨振宁就以同等学历考上西南联大。在大学期间,对他影响最大最深的老师是吴大猷、汪竹溪两位教授。1945年,杨振宁考取清华奖学金,不远万里,来到美国,先后师从于费米、泰勒等多位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于1948年夏获物理学博士学位。20世纪40年代末,杨振宁已初露锋芒,崛起于美国物理学界,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科学家。1956年他与西南联大的同学李政道长期合作共攻难关,推翻了长期被物理学界奉为金科玉律的“宇称守恒定律”,因此,二人同获1957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74年访问上海复旦大学时,开始与该校谷超豪教授合作,研究规范场理论问题。

杨振宁不仅酷爱科学,而且喜欢中国古典文字、历史、传记、考古等,对音乐、艺术、摄影也颇有兴趣。他兴致来了,也偶尔欣然挥笔,写诗填词。

(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邓稼先》背景


 

对于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来说,认识原子弹、氢弹这些可怕的核武器,是从广岛开始的。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8月9日,又一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空前的浩劫顷刻间降临,两座城市化为废墟,成千上万的人被夺去了生命。望着遮天盖地的蘑茹云,美军的投弹手惊呼道:“简直是看见了地狱!”

正当英、美、苏开始展开核军备竞赛的时候,中国刚从废墟上站起来。新中国需要的是有利于发展生产、建设国家的和平环境。然而,侵略战争偏偏威胁着她的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3
《童趣》教学设计9
《童趣》教学设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