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1.动手操作搭长方体
师:同学们,请大家拿出小正方体的学具,小组同学互相合作搭一个长方体。
(学生在小组内搭长方体,所搭的长方体有“3×4×3”“5×4×4”“5×3×4”等不同形状的长方体。)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来介绍一下你们所搭的长方体。
(学生分别到讲台前介绍搭长方体的过程,教师在肯定了学生的方法后,选择了一个“5×3×4”的长方体提问。)
师:你们有办法知道搭这个长方体用了几个小正方体吗?生1:这个容易,只要把这些小正方体一块一块地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这个同学反应真快,他提出一块块地数。如果不能把长方体拆除,你有办法一块块数吗?
生1:……
生2:我有办法,用计算的方法。师追问:怎样计算呢?生2:从前面看,每一层有5×4个,有这样的3层,共有3×(5×4)个,也就是60个。
生3:我有不同的计算方法,从上面看,每一层有3×5个,有4层,共有(3×5)×4个,也是60个。
2.探索乘法运算的规律(教师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对刚才两个同学介绍的计算方法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没有。
师:那么这两种不同的乘法算式,怎么计算的结果都一样呢?
生:……
师:请你们计算一下另外几个长方体所用的小正方体的块数,它们的结果一样吗?
(学生分别对“3×4×3”“5×4×4”等长方体所用的小正方体的块数进行计算,算式分别有3×(4×3),(3×4)×3与(5×4)×4,5×(4×4)等,计算的结果也都分别相同。在学生汇报后教师继续组织学生讨论。)
师:请大家看(教师指着一组黑板上的算式),原来三个数相乘,总是先算前面两个,所得的积再与第三个数相乘。现在先算后两个数,所得的积再与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得数都是相等的。那么,这个规律对其他的算式也正确吗?
生:老师,可以再举一些其他算式的例子,看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