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写 作
【知识梳理】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考生作文能符合题目中所列的各项要求。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对作文试题上展示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准确、全面地理解其含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考生不仅要善于从关键词句中提取重要信息,准确把握命题意图,还要仔细阅读分析题目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包括写作要求中的每一项内容,无一遗漏,确保对命题意图要求的理解没有偏差。审题没有偏差,才能紧扣题意行文,才能符合命题的限制要求。基本要求有两项:一是准确,二是全面。
怎样做到符合题意呢?
一是吃透内涵,依题行文。
① 依照词典的认定或社会习惯形成的意义解读试题。
每道题总是由一个或几个词语构成的,对这些关键词语,必须仔细琢磨,把握其正确的含义。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气”可以指空气、气体,也指某些素养或特征,更多的是指人的精神状态或品格。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岳飞抗金,“气吞山河”。俗话说“树活一层皮,人活一口气”。这句俗语中的“气”,仅仅是指空气吗?请根据以上提示或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写一篇作文。要求:自拟题目,题目中必须包含“气”字。
这道题的引题说:“气”可以指空气、气体,也指某些素养或特征,更多的是指精神状态或品格。由此可见,命题者是将“气”的含义严格限定在“人的精神状态或品格”上的。为了强化这一命题要求,下面又举《曹刿论战》中的“一鼓作气”和岳飞抗金中的“气吞山河”为例来说明。最后用“树活一层皮,人活一口气”这一俗语进一步作出解释,还用反问句“这句俗语中的‘气'仅仅指空气吗”来收结。命题者对关键词义的限定是非常明确的。据此,我们完全可以从与“气”相关的诸如骨气、气节、意气、义气、正气、志气、勇气等词语中任选一个加以发挥。
② 重视试题中的修饰语。
例如有一道命题作文题:请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