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辨证看“三性”

历时年五之久的语文教学大讨论虽然至今并没有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什么赏心悦目的变化,但它对未来语文教学格局的构想却愈来愈清晰可鉴,令人神往。尤其是初高中语文教材的重新修订,其宗旨正是要把这场讨论的成果迅速而直接地转化为广大一线教师的自觉行为。如果以这样一种使命和责任来看待这项工作,那么,新世纪奉献给我们的这套教材不仅应该成为汉语文最具本质特征和精典意义的教学蓝本,而且更应该成为汉语文教育最富创造活力和想像空间的思想宝库。然而,以此反观我们已经或将要发行的新版教材,无论“文”、“质”,似乎都还难于企及这一高度。究其原因,固然十分复杂,但最根本的一条,恐怕还在于我们对教材“三性”(工具性、人文性、时代性)的认识尚没有真正达到辩证和科学的境界。笔者不揣浅陋,在此略陈感想,以示知无不言。

一、工具性之特殊性

语文学科的性质到底是什么?争来争去,实际上在我们的老师那里,至今仍是一本糊涂帐。尽管新版语文教学大纲已以一种惜字如金的方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但千百万基层教师决不可能从这四、五个字的变化中体味出多少教学的真谛。

所谓“人文”派与“工具”派之争,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站位之争,“人文”论者始终只是站在母语“习得”的角度说话,自然容易得出“语文教育即精神教育”,“语文教育即人的教育”等等看似科学,实则空泛的结论,他们甚至清高得羞于谈知识,耻于言训练,认为语文教育应该着眼于精神,得益于技能,但究竟应该怎样“着眼”,如何“得益”?却又始终说不出一个字来。与此相反,“工具”论者始终只是站在语文“学得”的角度思考问题,开口不离分析,动辄就是训练,自然难免抹杀语文教学的灵光,陷入繁琐主义的泥淖。其实,母语教育与语文教育本属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前者不仅渗透于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于生命的全部过程,而且始终着意于文化传承和精神教化,所谓语言能力只是如一叶扁舟在随波逐流,其发展方向和水平层次根本得不到应有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大胆质疑,独辟蹊径——走进语文新课程
探究题在中考语文试题中闪亮登场
打破旧课堂结构 运用新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