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把学习语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语文教学中引进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陆爱民(本文写于2002年10月)
早在1998年,针对高中学生对语文的冷漠态度,笔者曾在当时执教的高一年级进行过一次小小的教学实验——
在H版教材第三单元(“思路的探究”,小说阅读)的教学中,采用“自读为主、适当点拨;质疑问难,讨论解决”的方法,在大约一周多一点的时间里,要求学生通过“单元导向”与“学生自读”结合、“适当点拨”与“挑起冲突”结合、“置疑提问”与“心得交流”结合等形式,自读课文,完成相关习题。整个教学过程 尽管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却大大增强。在与学生深入交谈过程中发现,他们对这种方法更感兴趣的是:有较大的学习主动权。程度较高的,不必陪听;程度一般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有针对性的采用合适的方式去把握课文;程度略差的,也能在老师指导或同学帮助下,通过“抄”“思”等有所得。
按照现在的认识,这个实验,从整体来看。学生依然是按照教师指定的“跑道”前进,学生依然没有离开教材、练习册的范围,但是,它却受到了欢迎。不难看出,这是因为本次实验核心——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读书、思考,而不是跟在老师后面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体现了“把学习语文主动权还给学生”的理念!
现在,我们不难理解,这实际上正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可以说,我们是提前尝到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甜头——尽管那时还没有明确的“研究性学习”的提法。
2000年8月,学校决定在新高一年级正式展开研究性学习的试点。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这次试点的定位是:在“让学生有一次完整的研究性学习的体验”的基础上,直观地了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试点采用“课题研究模式”进行,并没有要求在学科教育中实施。
可能就是因为有1998年那次成功的经验,所以,我们很自觉地开展了“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索。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大胆质疑,独辟蹊径——走进语文新课程
探究题在中考语文试题中闪亮登场
打破旧课堂结构 运用新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