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模式初探

汕头市聿怀初级中学  蔡尉洁

网络带着它的便捷性、交互性、超时空性以及对资源的共享分配方式,来到了我们的语文学习之中。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已经是摆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互联网上关于语文学科类网站/网页不计其数,多数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料和教学论文,方便了师生语文学习之用,但是对于如何将网络与现行的教材与课堂学习结合的实践与研究较少。本文拟从初中语文教学的视角,以课堂学习作为主渠道,结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探讨将互联网引入课堂的几种模式。

一、网络环境下的常规课

常规课,指的是以课文为学习主线,围绕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分析,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课型。这是每个学校每天都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是搞好课改的主渠道,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执行的成败。网络是否能够为这样的传统形式服务?如何寻找两者的优势资源进行联姻呢?

请看这样一节语文课:

在为学习曹操诗作《观沧海》而制作的课堂网络里,教师收集了一些曹操的故事,还有人物生平及写作背景介绍,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自由浏览一番,然后说说对曹操的初步印象,用一句概括出来,发到“留言板”上与同学们交流。

学生阅读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根据电脑界面上的相关链接自主找寻阅读有关曹操的故事。然后利用“留言板”发表对曹操的简要评价。

    在“识人”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解诗”。网络收藏了从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截取的《观沧海》朗读视频,慷慨激昂,声势夺人,为感受诗歌思想感情提供了生动形象的媒介;学生借助主页上的词语解释,读懂这首诗的意思;再借助“整体把握”部分的结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大胆质疑,独辟蹊径——走进语文新课程
探究题在中考语文试题中闪亮登场
打破旧课堂结构 运用新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