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 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与人为善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懂得“将心比心”的道理,主动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做到“几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做一个诚挚而富有善良之心的人,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
【教学重点】: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教学难点】: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模拟情境、启发、引导、创设情境、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导课:心理测验
活动目的:使学生明白在考虑事情的过程中,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他人的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你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原始森林探险,带着5种动物,它们分别是老虎,猴子,孔雀,大象和狗。四周环境危险重重,你不可能都将它们带到最后,不得不一一地放弃。那么,现在请你列出放弃它们的先后顺序。注意:想想你做出这样选择的理由。游戏的答案:孔雀代表伴侣和爱人;老虎代表金钱和权利的欲望;大象代表父母;狗代表朋友;猴子代表子女。不过,这不是游戏的真正结果哦。这个游戏的真正意义在于:你考虑事情的过程中,是过多地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用处,还是想到别人需要我们有什么样的付出。想想看你的答案表明,你老是想着自己,还是会想到别人呢?
出示课题 将心比心
●生活大课堂
教师就生活中两个常见的现象提出疑问:(1)“宾馆、酒店的电梯里常会有一面大镜子,这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2)一般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呆在商场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能理解。为什么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
在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之后,教师再公布答案:(1)"肢残人摇着轮椅进电梯时,不必费神转身,就可以从镜子里看见楼层显示灯。(2)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却轻而易举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