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宽容的内涵,认识理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做到宽容。
2、能力目标:学会宽容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情感目标:认识理解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人。懂得尊重他人,有宽以待人的胸怀,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检讨自我,化解矛盾。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反馈教学法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图片:弥乐佛 师:弥乐佛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 生:(略) 师:一个是肚子大,还有一个就是永远都这么乐呵呵的。他笑什么呢?这么大肚子装的是什么呢? 生:(略) 师:弥乐佛肚子里装的就是宽容。看着这个弥勒佛,我们是否想到一副对联呢“大肚能容 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 笑天下可笑之人”横批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宽容”,一个人只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才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所的内容。 理解与宽容(板书)情景设想:有位老师发现一位学生上课时时常低着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呲牙咧嘴的自己。师:如果这时老师面对学生的恶作剧大发雷霆然后狠狠批评他,试想结果又会怎样?生:(略)师: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道,要学生课后再加加工以画得更神似一些。而自此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各门课都学得不错,后来他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读完这则小故事,同学们有何感想呢?生:(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