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3

          第一节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演唱《鼓浪屿之波》,掌握弱起节奏。
2. 通过欣赏《西沙,可爱的家乡》,感受大海的光彩和寓意于大海深情。
教学重、难点
1. 有感情地演唱《鼓浪屿之波》。
2. 歌曲《鼓浪屿之波》中的弱起节奏。
教材分析
1.《鼓浪屿之波》
《鼓浪屿之波》,d大调,4/4拍,二段体结构。曲调优美抒情,表达了两岸人民隔海相望,渴望早日回归故乡的思乡情绪。
第一段:1─8小节(不包括前奏),共有两个乐句。其中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变化重复,并为第二段乐曲高潮部进行铺垫。
第二段:8─17小节,与第一段不论是在力度和音区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旋律上升到“e”,随后乐句中运用的两个“我渴望”非常紧凑,充分表现了两岸人民渴望早日相聚的迫切心情。
2.《西沙,可爱的家乡》
这首歌曲曲调活泼优美,热情地赞颂了西沙的美丽景色和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歌曲为c大调,节奏较为自由而且稍有变化。
歌曲分为两大部分。前7小节为引子,曲调具有呼唤性。
第一部分:7─24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都是弱拍起。
第二部分:24─47小节,是乐曲的高潮部分,乐句连接紧凑,节奏由快到慢,尤其是40—43小节长达4小节的拖腔,更是将歌曲推向最高潮,更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nb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念故乡》--初中音乐教案
推铅球
正面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